临床营养与代谢省市共建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于2009年11月申请并通过了山东省重点实验室的评审,被山东省科技厅确定为省市共建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实验室现有研究人员4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4人,省级以上学会副主任委员、委员14人,多年来致力于临床营养基础与临床研究,围绕肠内和肠外营养对机体代谢、营养、免疫、内分泌激素等方面的影响及营养支持与肠粘膜屏障功能损害与保护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对肠内营养置管方式、输注方法等进行了改进,创用了经双腔T管置管行肠内营养技术,省内率先开始了PICC技术,出版了国内第一部临床肠内营养方面的专著《临床肠内营养》。国际上首先建立了大网膜固定孤立肠段及小肠延长模型,并对实验肠段的形态和功能进行了系列研究,对大鼠和幼猪小肠自体移植模型制作进行改良,探讨了肠缺血再灌注时肠粘膜屏障损害的机理,研究了肠屏障功能损害的防治等有临床潜在应用价值,观察了中药胃肠舒、黄芪、丹参等对肠道运动功能、屏障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目前已形成三个特色显明、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营养支持与代谢研究、肠屏障功能研究和神经精神疾病与营养代谢。近年来学科重点在早期肠内营养、免疫营养、消化道瘘治疗、外科病人代谢、肠粘膜屏障功能维护、PICC等方面进行了系列性创新研究和临床应用,为省内外临床营养知识的普及、营养支持技术的提高和临床营养基础理论的积累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实验室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等30项,发表SCI收录论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等150余篇。